一仆二主经典台词
发布时间:2025-06-16最新一仆二主经典台词(汇集四篇)。
一仆二主经典台词 篇1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唐·张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注释】节妇:能守住节操的妇女,特别是对丈夫忠贞的妻子。李司空师道:李师道,时任平卢淄青节度使,他十分欣赏张籍的才华,想拉拢他为自己助势。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四句的意思是:“君”知道我是有夫之妇,还对我一往情深,我虽知其不守礼法,然而又为情意所感,忍不住将其赠送的明珠系在红罗襦上。
B.第五、六句女子叙说自家的富贵气象,所住之高楼连着皇家的园林,丈夫手持战戟守卫在明光殿,借此来暗示不愿舍弃荣华,追求爱情。
C.诗中的“君”喻指李师道,“妾”是张籍的自喻,尾句以“还珠”委婉谢绝了李师道,又唯恐得罪李师道,于是以“恨不相逢”深情作结。
D.此诗富有民歌风味,词浅意深,艺术手法高妙,心理描写细致熨帖,入情入理,短幅中有无限曲折,真所谓“一波三折”。
16.明代学者钟惺在《唐诗归》中评价此诗“节义肝肠,以情款语出之”,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答案:
15.选B。解析:B项中“不愿舍弃荣华,追求爱情”有误,古典诗词中常以夫妇比喻君臣,这两句意谓自己是唐王朝的士大夫,势必要坚守节义,与唐王朝共存亡。
16.解析:(1)在诗中,作者将唐王朝比作丈夫,将自己比作坚守节操的.妇女,以“高楼连苑”和“良人执戟”比喻朝廷对自己的厚待,表明自己必将与朝廷同生共死,表现了作者坚守节义、忠诚不二的高贵品格,由此可见其“节义肝肠”(3分);(2)作者既不愿背叛朝廷,又不愿得罪强权,于是以男女之情为隐喻,以“系在红罗襦”、“还君明珠双泪垂”等细节描写表现自己的矛盾心理,表面含蓄委婉,情意缠绵,实则立场坚定,意志坚决,这就是“以情款语”表现“节义肝肠”。
一仆二主经典台词 篇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除夕对酒赠少章①
陈师道
岁晚身何托,灯前客未空②。
半生忧患里,一梦有无中。
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
我歌君起舞,潦倒略相同。
注释:①少章:名秦觏,字少章,北宋著名词人秦观之弟,与诗人交往颇密。②未空:事业没有落空。
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除夕夜本是欢聚之时,但自己却无所依托,漂泊无依。
B、第二句诗,将客人与自己作对比,意在表达对客人的极度羡慕之情。
c、诗人现实中忧患半生,只得在梦中寻求理想和慰藉,一实一虚,耐人寻味。
d、诗人身形衰弱,他因愁苦而白了短发,酒后衰颜才显红晕。
E、诗人与朋友在酒席间唱和、歌舞,可以看出二人潦倒困窘的现状。
1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诗歌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答案:
11、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B项,“对客人的极度羡慕之情”不恰当,意在表明自己事业未成;“灯前客未空”,明亮的油灯前,客人们正在兴高采烈地喝酒猜拳。这些客人们大都已得到了一官半职,生活有了着落,所以他们是那样无忧无虑。而诗人这一年又过去了,依然像无根的浮萍,随风飘荡,无所依托,目的表明自己事业未成。E项,“潦倒困窘的现状”理解有误。诗中写一人吟诗,一人踏歌起舞,以互慰寂寞、穷愁,主要是表现了两人相濡以沫的深厚友谊。
12、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学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诗歌相关内容进行分析”,这是考查诗歌的情感。首联“岁晚身何托?灯前客未空”,便流露出诗人的牢骚和不平:明亮的油灯前,客人们正在兴高采烈地喝酒猜拳。这些客人们大都已得到了一官半职,生活有了着落,所以他们是那样无忧无虑。而诗人这一年又过去了,依然像无根的浮萍,随风飘荡,无所依托。除夕之夜,本应合家团聚,可妻子儿女却在远方,难以相见;一年终了,诗人托身何处仍无结果,心中感到抑郁不平。“半生忧患里,一梦有无中”,诗人的半辈子却在忧患中度过,虽有才华,却无处施展;虽有抱负,却无法实现,只好在梦中寻求理想,寻求安慰。可梦境和现实截然相反。“有”,是指梦境,“无”,是指现实。梦中,抱负有地方施展,理想有可能实现,还有欢笑、有团圆、有衣食、有房舍……应有尽有;而现实中却一无所有。“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严酷无情的现实粉碎了诗人美好的梦幻。诗人此写愁催白发,酒助红颜,是表示愁之深、心之苦。“我歌君起舞,潦倒略相同”,愁不能胜,苦不堪言,满腹牢骚,无人诉说。座中只有当时也是“布衣”的秦少章与诗人遭遇处境略同,可以作为他的知音了。所以在发泄了一肚子的不平之气后,诗人和秦少章一起唱和,两个“潦倒略相同”的人,用歌声来排遣满腹愁绪。这一晚是除夕之夜,他们只希望来年再努力了,体现出对未来的雄心。
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比如本诗头两句写自己除夜孤单,有客来陪,自感十分快慰。中间四句回忆自己半生穷愁,未老已衰。结尾两句与开首呼应,由于主客潦倒略同,同病相怜,于是一人吟诗,一人踏歌起舞。诗中体现了诗人不幸的遭遇和愁苦的心境,也体现了诗人对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
一仆二主经典台词 篇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 ~15题。登鹊山①陈师道②小试登山脚,今年不用扶。微微交济泺③,历历数青徐④。朴俗犹虞力,安流尚禹谟。终年聊一快,吾病失医卢⑤。【注】①鹊山:因扁鹊而得名。②陈师道:元符三年任棣州教授。此诗作于棣州任上。③济泺(luò): 古水名,即泺水和济水。④青徐:指青州和徐州。⑤医卢:这里代指名医。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开门见山,语言平白洗练,呼应诗题,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B.诗人登上高处,看到青徐二州风俗淳朴,河流恬静,不由想到舜禹。c.尾联思绪从远古回到现实,照应首联,而一个“聊”字,言外有意。d.本诗与陆游《游山西村》的风格一致,体现了“宋诗主理”的'特点。
15.纪昀评价本诗三四句“有神致”。请简要分析。(6分)MS947.com
答案:
14.d(“体现了‘宋诗主理’的特点”错误。陆游《游山西村》是“宋诗多理趣”的代表之一,但本诗主要表达了轻松爽快的心情,并未表达出理趣。)
15.①寓情于景。诗人登上山顶,极目远眺,眼前济水、泺水隐隐约约流向远方,远处的青徐两州历历在目,表达了轻松愉快的心情。②含蓄蕴藉。诗人并没有具体描绘景色,而是通过望远和指点两个动作概括,含蓄地点明言外的情意,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共6分。)
补充:
1)这道题答题有三个角度:第一,从景物描写角度(寓情于景等)展开,第二,从抒情主人公角度(心理、情感等);第三,从语言赏析即用词的角度,比如,动词、叠音词等。
2)给分标准:从内容入手,不答手法,不扣分。
-
每日心情说说小编为您推荐一仆二主经典台词专题,欢迎访问:一仆二主经典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