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诗
发布时间:2025-06-03最新端午节的诗(系列十六篇)。
端午节的诗 篇1
雄黄是雄黄
艾是艾
神奇的五月之手
将其调和得满街芬芳
此起彼伏的吆喝
夹杂缠绵的雨
洗净岁月旗幡上的尘土
隐隐传递到耳际
一声声无力的叫卖——
那是父亲年少时
沿街的祈祷
嘶哑声滑落在青石板路上
擦出火花
点燃了雄黄艾
也点燃了人们热切的希望
无姿无态的轻烟
牵动我追溯的目光
在苍茫的暮色中
徘徊
端午节的诗 篇2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端午节的诗 篇3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端午节的诗 篇4
《花心动》
宋·史浩
槐夏阴浓,笋成竿、红榴正堪攀折。菖歜碎琼,角黍堆金,又赏一年佳节。宝觥交劝殷勤愿,把玉腕、彩丝双结。是,龙舟竞夺,锦标方彻。
此意凭谁向说。纷两岸,游人强生区别。胜负既分,些个悲欢,过眼尽归休歇。到头都是强阳气,初不悟、本无生灭。见破底,何须更求指诀。
端午节的诗 篇5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端午节的诗 篇6
《端午》
五月初五,这一天
随手都可以触摸到意象
菖蒲高高地站在门楣
阻挡着邪/恶不敢入堂
艾蒿用它淡淡的清香守护
连蚊虫也只能却步而望
粽子勇敢地跳进河里
填饱龙的肚子 别对屈子心生幻想
更有那,划起龙舟,高喊号子,擂鼓
震得龙宫天旋地晃
只是,我们不要写诗
写不出长太息以掩涕兮的豪情万丈
写不出传/世的《离骚》《九歌》
写不出世人皆醉我独醒的痴狂
我们应该呷着雄黄酒,惬意
不必上下求索,尽管路途很长
然后蘸着《国殇》《天问》
告慰汨罗中的英魂
生不逢盛世兮,忠心难酬
我辈婵娟相伴兮,国运正昌
端午节的诗 篇7
《汨罗不灭的永恒——纪念屈原》
一个生命
渗入了一条长江
深情的牧笛
汨罗的滩歌
一曲桔颂清辞
在生命的长河里久久荡漾
一个诗魂
沱回/水系与笔端
开中华诗歌之先河
歌不完长江流水意
诉不尽涛涛岁月情
一个情怀
心系离骚长悠悠
怎能平你胸中的愤懑
情寄天问每凄凄
怎能知你茫海天愁
又寄向哪里?
一个心愿
抛粽子划龙舟
以歌当哭
是华夏儿女的思念
插菖蒲烧茱萸
以求平安
是万千百姓的祝愿
落落的诗魂
绵延了千古的足迹
悠悠岁月
见证了诗魂永生
你举世皆浊我独清的高贵品质
震撼了楚王朝的大厦
千江万河为你鸣筝弹琴
汨罗你生命源头
汨罗你不灭永恒
端午节的诗 篇8
《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清朝·顾太清
薰风殿阁樱桃节,碧纱窗下沈檀爇。
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
野人知趣甚,不向炎凉问。
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
端午节的诗 篇9
《淑妃阁端午帖子·宴寝奉朝鸣采玉》
宋朝·夏竦
宴寝奉朝鸣采玉,良辰袭庆表长丝。
仰承中壶垂芳裕,永播周南逮下诗。
端午节的诗 篇10
唐·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端午节的诗 篇11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端午节的诗 篇12
江城子(重午书怀)
宋代:陈著
年年端午又今朝。鬓萧萧。思摇摇。应是南风,湘浦正波涛。千古独醒魂在否,无处问,有谁招。
何人帘幕倚兰皋。看飞桡。夺高标。饶把笙歌,供笑醉陶陶。孤坐小窗香一篆,弦绿绮,鼓离骚。
端午节的诗 篇13
《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端午节的诗 篇14
《菩萨蛮》
【作者】陈义【朝代】宋
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
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
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
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端午节的诗 篇15
《端午即事》
宋朝·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端午节的诗 篇16
《端午吟》
文/天涯觅梦
汩水含情淘万古,红莲带露映朝阳。
堂悬艾草驱邪瘴,粽裹甜心悼楚郎。
竞渡龙舟追浪远,翱翔银箭探星忙。
屈原如若今生在,应是离骚话国昌。
-
每日心情说说小编为您推荐端午节的诗专题,欢迎访问:端午节的诗